校園直擊︱佛教林炳炎學生10天跨文化交流營  培養具全球視野的新世代

升學教育

發布時間: 2024/08/27 14:49

最後更新: 2024/11/22 16:11

分享:

分享:

佛教林炳炎學校安排4位高小學生參與「2024 ICE國際交流營」。

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校園直擊】在全球化趨勢下,新世代需要具備全球視野的思維,學會從多角度看待問題,有助提出更有獨特見解的解決方案,參與跨文化交流活動正是不二之選。最近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香港佛教聯合會主辦)獲邀成為本港唯一一間學校代表,安排高小學生遠赴北京,參與一個凝聚逾百位來自「一帶一路」國家、中國不同地方的青少年代表的國際交流營,透過古迹及科研單位的參觀、著眼全球議題的大師課及跨文化學習小組等,開啟學生的世界觀,激發他們對未來的憧憬和擔當。

齊聚北京 擴闊國際視野

香港面向國際,背靠祖國,扮演着一個非常重要的「超級聯繫人」角色。要造就新世代迎接未來的挑戰,具備全球視野的思維已成為教育界一大趨勢,有見及此,佛教林炳炎紀念學校致力透過不同類型的學習體驗,向學生灌輸世界觀,以培養他們成為社會未來的領袖為己任。最近該校有幸獲香港遊樂埸協會的邀請,成為本港唯一一間學校代表,安排4位高小學生參與中國營地研究院(The Institute for Camp Education, 簡稱「ICE」)這個國內其中一個戶外營舍教育聯盟,於今年7月20日至29日舉辦的「2024 ICE國際交流營」。

作為協辦單位的香港遊樂埸協會副總幹事饒奕明先生指出,過往很多交流活動注重拜訪當地作文化交流,不過今次交流營除了可以體驗北京的城市魅力外,100位來自「一帶一路」國家的青少年代表,以及100位來自中國的青少年代表齊聚北京,共同生活,互相學習,對擴闊國際視野有莫大裨益。 

點擊圖片放大
+6
+5

建立友誼 打破文化隔閡

別說就讀高小的學生,就算是成年人,對俄羅斯、烏茲別克斯坦、蒙古等地方認知未必深入,究竟當地文化有何特色?如何跟當地人聊天拉近距離?該校負責帶領學生參與活動的周震東老師表示,出發前也擔心過學生跟其他國家青少年相處時,可能因語言不通、文化差異或其他原因而出現一些困難。其實活動初時他們與俄羅斯青少年確曾因語言不通而產生一些小誤會,慶幸透過互相溝通,慢慢增強彼此的互信,最終不但能順利完成活動,更建立了深厚的友誼,打破文化隔閡。

多元活動 盡展中國特色

是次國際交流營的活動種類多元化,部分更糅合中國文化元素,有助加深學生對中國多方面的了解。透過參觀北京多個著名古迹如天安門、故宮、天壇等,讓他們感受文化古都的魅力。舉辦機構亦安排參觀國家速滑館(又稱「冰絲帶」)、中科院元宇宙實驗室/航空航天博物館等,有助他們見識中國一日千里的科技發展。

該校學生對多個活動都感到十分難忘,尤其是遊覽長城及水立方。前者令他們感受到如此獨特的建築藝術,而在水立方則體驗冰壺這運動,機會實在難得。另外,製作中國特色禮物如面具、扇子等,不但加深他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了解,與在場其他國家青少年分享有關中國的知識,更有助促進文化互動。

大師課堂 啟發全球視野思維

全球視野的培養可說是今次交流營的焦點。當中不得不提,由多位教育專家、專業媒體人、主持人及留學經驗代表組成導師團隊主理的大師課及跨文化學習小組。相關活動環繞兩個著眼於全球的議題,分別是國際文化傳播及聯合國可持續發展。掌握國際文化傳播的知識,有助增強學生跨文化交流和理解。聯合國可持續發展共有17個目標,包括與貧窮、不平等、氣候、環境退化、繁榮以及和平與正義相關的挑戰,均是我們面臨的全球挑戰。 同時間這些目標卻相互關聯,環環緊扣,對實現全球更美好、更永續未來藍圖扮演重要的角色。

佛教林炳炎學校校長許定國說:「全球視野的思維是新世代不可劃缺的裝備之一,透過這個文化交流活動,除了營地安排的活動外,學生私底下亦不乏交流時間,有機會接觸和理解到不同文化,增進他們對各地文化的理解和包容,也可培養多元角度分析問題的能力,有助構想一些創新的解決方案。亦可培養他們全球公民的意識,以及適應這個急速變化世界的能力。」

💯備戰考試季!立即下載免費試題👉🏻【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

下載HKET App,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全方位資訊:

【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 【名校專區升學攻略】

【兒童健康百科】 【職場文化智慧】 【家事百科全書】